項目名稱:深圳中洲灣體驗館室內設計: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CCD)項目地點:深圳
項目面積:3000平米
開放時間:2018年4月
老的東西不會再生也不會消失曾經有過的總會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現
中洲上沙,對年輕的深圳而言已足夠獨特,它是古老的濱海漁村,是伴隨城市新生而起的城中村,是未來冉冉升起的中洲灣雛形。在這樣的地塊上,設計團隊CCD始終依賴和終將追憶的價值是將“漁村留痕”作為設計的起點。
入口處高大的竹木格柵門扇,負一層區的屏風片墻和室內米灰石墻以軟硬相間的“面”構建成了這座內蘊豐富的寧靜館舍。
隨著進入下沉式的首層空間,于不同的時間,角度與視域中品賞庭院,天空和水體,通過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采樣,樸實無華,留白想像的尺度變化追隨著空間構成的邏輯。
▲負一層入口
設計從李白最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篇“夢游天姆山吟留別”中獲得靈感,“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洞天石扉,訇然中開。”詩人自行探索和幻想出的一方仙境,成為中洲上沙營銷體驗館設計的存在的意義。
仿佛夜幕降臨后的室內暖光與日間天光啟動這方由“線 - 面 - 弧”構成的空間中靈動的氣氛。
從首層到負一,負二層空間中的各狹走道,重現過往古典園林中的觀景廊橋,在過道與戶外園林之間及內部各功能區之間,皆可觀園林,可望云天,可賞內景,處處呈現出“線”性動態。
不論是枯山水景觀帶的地燈,竹木格柵圍合的沙發椅,還是多樣材質的球體,各空間中各處元素,均強調著”弧“的形態; 外立面的灰白色石墻,竹木材質與玻璃,體現禪意和靜雅氣韻。
海明威說:“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么此后無論你到哪里,巴黎都將跟著你。”因為,你年輕時候居住的地方,影響著你一生。
▲負一層樓梯
這里不僅見證了這片土地沉淀價值和不斷超越的城市中樞區位核心,還是最初伴隨年輕深圳開始成長,一起奮斗的年輕人歡聚的“地標”; 是溫暖而又歷歷在目的成就感肌理,更是喚醒設計為之引燃情感共鳴的原點與未來精神的策源地。
▲地下一層連廊
同時綠植為原本功能不同的空間層帶來了溝通的意趣。松, 竹, 石和水池的加入,為三層的體驗空間平添了不斷生長的活力和趣味,也再次回應了整個設計的東方意味和地域本身的歸屬。
▲地下一層連廊
體驗館內布置特色鮮明的藝術品裝置,如長廊內的木質架構,各過渡帶間的球形組合小品等等。
▲地下一層入口
均以溫潤木材來打造,為簡潔干練的空間環境注入宜人溫度,燈光設計亦然,以色溫適宜的調性統一適合人居的友好氛圍。
負二層到負一層之間預留的真植栽種的空間,呼應上沙區曾是城中村的時的記憶圖騰,—顆老榕樹的文脈。新的綠植在未來將被植入連通層的廊道中,一個個圓洞將其位置勾勒出來,使之成為了人工構筑物中的一抹自然。
文脈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延續,是一棵大樹的從根莖脈絡到樹葉的延伸。
▲過道
空間中的藝術品也無不呼應著漁村痕跡,如船形的實木臺,漁網狀的的白色串珠裝置構成水波狀;苔蘚球、巖石與灰色小石子形成的枯山水景觀等。
如果說巨大的空間是一本厚重的歷史圖鑒,那細節就是書中那娓娓道來的文字,一詞一句或說服無力,但組合起來一章章鋪述歷史的故事,如同細節一處處協調搭配,創造出空間美感。
▲展示區
空間的主要材料選用包括砂巖石材,麻石,灰雅的影木,石子等,質樸的材料質感,喚起歷史的記憶,延續漁村自然的風化痕跡。
▲洽談區
前期作為公寓售樓處的銷售中心,后期將用于住宅商業配套等多用途的雅集空間,脫離繁忙的職場,方寸移動間,卻感知充滿起伏跌宕的探索,觀賞,駐足,互動的樂趣。
▲洽談區藝術品
總體很舒服但是細節處覺得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