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 立木設計研究室
項目地址:金庭莊園內4幢,協和路1號,上海,中國
主創建筑師:劉津瑞、馮瓊
項目經理:郭嵐
設計團隊:鄒明溪、張速、張淏晟、張恩東、焦昕宇、張瀠鐿、郭乾
建筑面積:56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8
上海外環邊有一座集幼托、婚慶、養老、動物園、馬術中心為一體的私人莊園,在這個世外桃源里, 立木設計研究室完成了一座早教中心的改造。靜謐的白色立面下隱約透出內部柔軟的邊界,娓娓訴說著童年的夢幻張力。
設計以一條藍色的弧線在墻面勾勒出波浪的影子,配上屋頂北斗七星形狀的燈具,讓每個教室里都集齊了星辰大海。放眼望向窗外,奔跑的馬背上,那是孩子們未來成為自己的騎士的模樣。
改造前的幼兒園使用空間和交通空間完全脫節,部分走道甚至沒有采光,形式單調,尺度失衡,縱有窗外跑馬場的景色加成,也抵不住內部混搭造就的莫名違和感。設計從改造2條消極的走道和1個空曠的大廳開始。
空曠的大廳是改造的重點區域,增強空間流動感和趣味性是整個改造的核心。我們先在大廳中央設置了一座環形樹屋作為老師和孩子們的專屬天地,而樹屋下自然形成的小舞臺則承擔了公共活動的功能。
考慮到早教中心學員的年齡,我們在走道墻體頂部和底部設置了圓弧形的窗口,保證室內外視線互不干擾的同時也讓家長踮起腳、彎下腰就可以眼見心安。這種窗的變形操作是讓家長們在無形中主動感受兒童尺度的積極嘗試。
改造前棱角分明的柱子被打磨成樹干形狀,三根柱子限定出的環繞式動線徹底激活了原本空曠的大廳。以圓形為母題的軟包墊、鏡面不銹鋼板在大廳內自由穿梭,與不遠處的海洋球池和攀巖墻相映成趣。單調枯燥的等候被融入了觀演和游戲的體驗,在這里,家長也變成了孩子們的一員,重回童年,備受關愛。
走道
相比于教室內的教學空間,教室外的走道因其良好視野和公共屬性,更適合作為釋放兒童探索天性的舞臺。于是我們先對調了二樓的教室和走道,消滅了無采光的消極空間。
在“翻轉”和“加厚”兩步操作后,走道一側的落地玻璃窗既引入了室外的風景,又使得走道自身也成為了風景的舞臺,孩子們的游戲路徑也從單一變得多元且富有想象力。
接著在深入研究兒童成長過程中蹲爬坐臥跳等行為特征的基礎上,加厚了走道和教室之間的隔斷,使其變成集合了采光、親子活動、兒童游戲、教具儲藏的多功能場所。
更多學校案例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