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辦公環境的默克創新中心—默克創新中心
建筑師:海茵建筑事務所
項目地址:達姆施塔特, 德國
主創建筑師:Gunter Henn, Martin Henn, Georg Pichler, Klaus Ransmayr, Wolfgang Wrba
設計團隊:Lars Teichmann, Axel Mierisch, Susanne Paulisch, Mira Schr?pfer
項目年份:2018
攝影師:HG Esch, Hennef
默克科技創新中心場地位于德國達姆施塔特的辦公園區逐步開發中,正是默克公司由制造向科學技術產業的轉型,其核心設施即為本案有著全新辦公環境的默克創新中心。
夾層內布置了集體討論空間和會議室;首層則包括了咖啡廳、休息空間,以及禮堂等功能區域;
二層則有一個圖書館和開放式的工作站; 這座的頂層容納了一個車間。
該建筑正面朝向法蘭克福大街,沿街道退讓,為公共廣場——伊曼紐爾默克廣場保留了充足的公共空間。
方正的建筑形體來自于對周邊環境和相鄰建筑的參考,與內部活躍動感的曲線線條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無限循環流動的空間結構的展開賦予了整個室內空間顯著的特征。橢圓形核心筒交通空間之間的拱形的斜坡可以從一個樓層抵達另外的樓層,可以看作聯結位于各樓層間功能模塊的橋梁。
臺階、坡道都集中在螺旋式的中庭之間,堪稱整個建筑最重要的設計要素。在默克創新中心,科學家們可以不知不覺地實現空間轉換。工作區域的物理限制完全不存在了。
相互交織的“橋梁”使得建筑中心位置的空間格外緊湊,空間高度錯落有致,產生了一種懸浮的視覺效果。立面結構和室內的四根立柱負擔了整個建筑的荷載。
而立柱外表覆蓋了拋光的不銹鋼板,使人完全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
每個樓層的工作區域都呈對角布局。在這里工作的科學家隸屬于不同的項目組。
項目組內既有內部成員,也可能包括外部成員——他們一起完成創新工作,無論是為了短期目標還是長久的工作任務。
工作區域實現了無立柱設計,這得益于跨度高達20米的鋼筋混凝土復合結構的使用。
外墻以玻璃板材圍合,不僅使外觀動態十足,更讓內部空間特征從室外就清晰可見。
不僅如此,通透的外表和高性能吸音天花板為使用者提供了絕佳的采光和聲音環境。
通過開放式樓梯的巧妙設計,默克創新中心與臨近的餐廳建筑相連,后者同樣采用了流暢曲線這一建筑設計語言。
此外,餐廳樓的旋轉樓梯、橢圓柜臺等設計也都與創新中心相互呼應,使二者成了功能不同但設計理念一致的有機整體。
多辦公空間設計案例推薦:
威爾斯陶瓷企業總部 | 竹工凡木設計>http://www.18dy18dy.cn/posts/31222
土耳其的英美煙草總部辦公空間設計>http://www.18dy18dy.cn/posts/31221
馬蜂窩旅游網全球總部 | 用盡全力詮釋自由的含義>http://www.18dy18dy.cn/posts/30608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