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著名設計師舒偉龍:設計是以人為本,因地制宜
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社會學家說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婚姻專家說家是風雨相依的二人世界。
究竟什么是家呢,杭州著名設計師舒偉龍卻是這么說的:“我心目中的家就像一棵大樹!我就住在樹洞里。
好似一只自由自在的鳥,大樹給我安全感,舒適感讓我盡情體驗生活;站在樹枝上眺望,生活也能有詩,有遠方。”
這充滿童真又美好的比喻,讓我們猜測設計師舒偉龍是不是個文藝青年?
其實不全是。他在生活中是一個開朗、善于溝通的人。現代社會,善于溝通的人,往往會是事業的加分項。
舒偉龍坦言道,性格的確會影響到自己的設計,但也只是一部分。
有些客戶不喜歡你侃侃而談,過多的言論只會覺得你是個浮躁的年輕人;而保持謙遜誠懇的態度,細心聆聽業主的訴求時,往往更能讓業主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泰戈爾曾說過。謙虛低調的舒偉龍,對待自己熱愛的事業時,卻是異常的執著。
他用“堅持”二字來概括自己多年的設計經歷。
高考結束后,舒偉龍在視覺傳達,動漫,產品設計,美教及環境藝術設計等眾多專業中,選擇了環境藝術設計。
在大學里主修室內設計的他,對于設計的喜愛只增不減。所以步入社會后,舒偉龍毫不猶豫地將室內設計納入自己的職業規劃中,開始在設計圈里摸爬滾打。
這條路注定是孤獨艱難的,中途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舒偉龍有想過要放棄,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有人說,一切熱衷都是愛的消耗。因為熱愛,他在設計行業不斷奉獻燃燒,作品獨具匠心;因為熱愛,即使飽受質疑依然堅持初心。
如果愛是消耗,那也是甜美的消耗。
“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大學時期老師的敦敦教誨。
直至如今,舒偉龍也一直沿用。很多人說設計就是要創造。
在他看來,家的設計是要在滿足業主的需求上,再去做出你的設計創造,這便是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是,不要強行去改變建筑本身不可變動的結構,凡事從安全考慮。
秉承著這樣的設計理念,杭州著名設計師舒偉龍創造出許多優秀的作品。
在這么多優秀的作品中,他最喜歡的是在湖南做的一個名為《晨》的設計。
原因很簡單,就是業主的百分百信任讓舒偉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設計想法去實施進行。“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寧可艱于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面對這樣信任自己的業主,舒偉龍竭盡所能,最終結果不負眾望。
“符合客戶要求的基礎上,再去加上自己的想法、創意。”
舒偉龍向我們分享了讓客戶滿意的法寶。解決客戶需求的同時,根據客戶自身的屬性,量身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一個家的空間,這是他一直踐行的設計要求。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有的人刻板堅持傳統,固步自封;也有人將創新列為人生信條,大力推崇,設計師舒偉龍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堅持‘傳統’是因為他們認為,傳統既然能成為傳統,必然是因為先輩的經驗,既然能流傳下來那就應該是對的,應該堅持;‘創新’。
這個詞在當今的設計行業里面備受推崇,因為很多人覺得原創才能體現你的設計水平。”舒偉龍向我們分析了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
他認為,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上去創新。
時代在發展,一味的堅持傳統,只是在閉門造車;創新固然值得提倡,但是一味的按照自己想法去做,最后的設計,要么沒有思想底蘊、內涵,要么特立獨行,受眾面窄。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舒偉龍依然堅持在保留傳統的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去創新,比如說他最擅長用色彩碰撞來打造舒適空間。
對于色彩,我們并不陌生,衣食住行無一不與它有關。色彩對于設計來說,也同樣重要。
色彩在空間里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不同顏色有著屬于自己的屬性、性格,他尊崇一個空間里不超過三種主色調搭配原則。
色相、明度、純度,從色彩的三屬性上去自由搭配,不同的屬性搭配,會給空間別樣的視覺享受。
當然這種色彩碰撞是要在整體協調的情況下,才能打造出舒適和諧的居住空間。
事業和家庭如何平衡?這是每一個職場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舒偉龍也坦言道,目前他在杭州工作,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父母。
但是他不論多忙碌,也堅持每周與父母電話溝通,不忽視家人的感受。
工作中,偶爾有遇到“喪”的時候,他則選擇出門旅行,看看祖國大好河山,豁然開朗;或與知心好友侃談,便可如釋重負。
天生樂天派的杭州著名設計師舒偉龍,對于未來充滿了期待。
2018年已過去1/3,對于接下來的計劃,他希望能把公司目前的工作做好,也期許自己能做出更多優秀的設計,簡單而又樸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一步一個腳印,不畏艱難,不怕挫折,舒偉龍正是以這種不驕不躁的心態在這行業小跑著,相信假以時日,未來可期。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