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商城】舊建筑和新技術的相結合
這座全新的雙拱廊街,其設計參照了維多利亞時期建筑的關鍵元素,最終成為一座現代化的購物商城。建筑的外立面、屋頂以及室內空間共同構成了整體化且高質量的購物環境,在提供一系列城市空間的同時,也將舊建筑的優勢與新的技術相結合。建筑的韻律和材料的使用比例參照了Reginald Blomfield爵士在1920年代提出并于21世紀進行重新闡釋的設計準則。
▼Victoria Gate拱廊街在Eastaget大街上的入口
▼喬治大街視角
▼另一側的主入口
新拱廊街的屋頂下方形成了兩條光線充足的街道。從拱廊內外皆能夠不受阻擋地看到John Lewis的商場大樓。拱廊的結構由環環相扣的鋼筋網格構成,兼顧了強度和美觀度。這一結構為建筑帶來了“雕刻般的”時刻,例如北部拱廊的“光漏斗”,不僅起到了支撐結構的作用,同時也使光線向下射入室內。在北廊與南廊交匯處,也就是與John Lewis商場相接的地方,一座由鋼材和玻璃打造的、高度為22米的頂篷構成了新的公共空間。
▼入口近景
拱廊內部排列著優美的弧線形玻璃店面,同樣呼應了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石砌的地面由13種不同的花崗巖構成,人字形圖案則是受到了傳統織物的啟發。窗戶、門廊和材料均為精心設計,以構成具有整體性的視覺效果,突出對于優質材料和飾面的一種具有歷史感的運用。相互獨立卻始終如一的店面引導標識使商店的排列得以保持整潔優雅的感覺,這同樣沿用了古典主義而非符合現代潮流的設計元素。
▼拱廊內部
▼拱廊的結構由環環相扣的鋼筋網格構成
▼新拱廊街的屋頂下方形成了兩條光線充足的街道
▼北部拱廊的“光漏斗”使光線射入室內
▼拱廊內部排列著優美的弧線形玻璃店面
立面 | FACADE
拱廊街西臨維多利亞歷史街區,東臨John Lewis商場,北面和南面則是著名的Eastgate街區和Kirkgate市場。相鄰的建筑外觀呈現出豐富的美學和尺度變化,拱廊街需要在強調這些質感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特性。由ACME設計的立體褶飾磚墻立面為建筑帶來了多重的光影和深度,共包含36萬塊獨立的磚材。這一龐大而復雜的工程是設計團隊利用BIM軟件Revit和兼容的3D建模及制造軟件得以完成的。最終呈現出的近乎像素化的效果例證了傳統材料的革新性運用。
▼相鄰的建筑外觀呈現出豐富的美學和尺度變化
▼立體褶飾磚墻立面為建筑帶來了多重的光影和深度
▼立面共包含36萬塊獨立的磚材
▼立面細部
室內店鋪立面
拱廊街內的店面采用了連續重復的模塊化元素,為整個中心帶來統一的特征,這也是使拱廊街區別于典型購物中心的關鍵元素和獨特之處。設計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使維多利亞時期的拱廊街概念得到了現代化的詮釋。項目在保留古典拱廊街特色的同時,也竭力迎合了當代及未來的購物需求,最終帶來以建筑為主導的空間體驗。
▼弧線形玻璃店面呼應了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
▼連續重復的模塊化元素為整個中心帶來統一的特征
▼細部
▼簡潔統一的引導標識
屋頂?
屋頂的鋼結構和玻璃板材均由建筑團隊進行立體建模,隨后在制造商Seele的協助下完成生產,使設計得到了優化,避免了材料的彎曲和折損。層壓玻璃中含有50%的黑色陶瓷熔塊,保證了玻璃的隔熱性,同時使利茲的天空看上去比往常更加湛藍。屋頂具有戲劇感的造型帶來山脊和山谷般的起伏,同時呼應了拱廊街的形態與John Lewis商場立面的網格結構。在經過位于上方的賭場時,屋頂形成了一個天窗,同時變成漏斗一般的形狀,為北廊帶來自然光照。
▼屋頂在經過位于上方的賭場時形成了一個天窗
天花板細部
▼天窗
吊燈
北廊和南廊均裝飾以定制的吊燈。建筑師與來自意大利的專業燈具制造商進行了合作,使最終的燈具能夠滿足拱廊所需的正確光照強度以及應急照明需要。燈具的造型參照了標志性的約克玫瑰,與拱廊的設計語言保持了一致。
▼燈具的造型參照了標志性的約克玫瑰
▼吊燈細部
地面
拱廊街的地面呈現出明暗交錯的人字形圖案,呼應了利茲的紡織業歷史。這一精致復雜圖案以13種花崗巖鑄成,有著始終如一的色彩和品質。這些花崗巖材料源自中國,經過包裝和運輸送至英國,最終由Marshalls提供給建筑團隊。地磚的接縫與人字形的折線相協調,因而只能看到三條主要的伸縮橫縫。
▼地面的人字形圖案呼應了利茲的紡織業歷史
旋轉樓梯
旋轉樓梯從首層一路升至屋頂,為南面的屋頂餐廳、二層的顧客服務中心以及三層的管理部門提供了路徑。由鋼材打造的結構橫跨于各樓層之間,花崗巖材質的樓梯表面均在現場進行裝配。橡木板材環繞在樓梯周圍,為三層空間帶來宏偉、連貫且富有韻律的感覺。
▼樓梯俯瞰
▼橡木板材環繞在樓梯周圍
▼樓梯上方的天窗
▼場地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ground floor plan
▼二層平面圖,first floor plan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