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柳”菜館裝修設計表現
1、項目名稱:問柳菜館
2、設計單位:南京名谷設計機構
軟裝設計:蜜麒麟陳設組
3、設計師: 潘冉
設計撰文:八路
4、設計師簡歷: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創意總監
5、項目地點:中國, 南京市,老門東歷史街區內
6、項目面積:1439平方米
7、竣工日期:2015.3
8、主要材料:瓦片,白灰泥,竹,磚細
9、攝 影 ? 師: 金嘯文
昔日秦淮,有三家老字號的茶館, 俗稱“三問”茶館。其名分別取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
“使子路問津焉。”—問津;“問柳尋花到新亭”—問柳。“三問”大約建于明末清初,是文人墨客聚會、商家巨賈談生意的常往之地。本次設計對象,恰恰是以兼
制活鮮菜肴聞名的“問柳”茶館。
現代的中國越來越重視對有歷史人文價值的古建筑的維護,欣喜感動背后亦夾雜著復雜情緒。介于設計周期和市場環境的現狀,當代很多此類實踐如同大批量生產雷
同形式的機器,為了表面的創造性,設計師往往選擇把傳統建筑的形式碎片貼住在單調空間的形式表皮上,以表達其設計屬性,看圖說話般的展示設計意圖。時而久
之,繁采寡情,味之必厭。真正嚴肅的從中國傳統精神出發,隱忍含蓄的使用中國式語言的作品鳳毛麟角。“問柳”夸而有節,飾而不誣,恭敬的表達著空間營造者
謙卑的誠意。
聽雨看荷,第一重天井結合門廳設置,此處為故事的序章,洗凈街市喧嘩,將來客緩緩沁入建筑內部安寧的環境氛圍。隨著步步深入,第二重天井展現于眼前,它位
于堂食廳的核心,是整棟建筑的心臟。一層空間的排布、二層包間的布置皆為圍繞天井層層展開。天井的設置反映出中國風水流轉的輪回思想,同時幫助建筑破除空
間死角,為內部環境爭取到充足的空氣和光線。東西南北任何朝向空間都接受陽光沐浴,光線作用在古典建筑構造上,衍生出美妙的藝術效果。結合中心天井設置的
琴臺是展現地域藝術的舞臺,闌珊燈光映照一池眠水,煥發出濯清漣而不妖的淡雅從容。設計中選用了瓦片、磚細、竹節、風化榆木等當地地域材料,最樸素的材料
在當代工藝的精細研磨下,結合建筑本身的結構構造特點,對空間進行適當的潤色。干凈墻面摒除裝飾,家具的選擇與明清建筑氣場匹配,每一件擺設在建筑內部都
得以找到專屬于它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這相對“空”的裝飾空間里卻存著滿滿的人文情懷。眾多當代名家留下的筆繪作品、手工藝品、藝術品與建筑裝飾與建筑
本體緊密結合,營造出平和高尚的空間氣場。時間、光線、故事在此流轉融會、一氣呵成。
覷百年浮世,似一夢華胥,信壺里乾坤廣闊,嘆人間甲子須臾。恰似那秦淮河邊“三問”,眨眼間白石已爛,轉頭時滄海重枯。暫不問重建、移建與改建,只當把握
住這短光陰,若能息得心上無名火,把酒臨風,榮辱皆忘有何難處?
更多文章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