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單層大坪數房價高,不少人更喜歡躍層,有足夠挑高的開放感,又可多功能的彈性規劃。尤其是位在頂樓,建筑外觀又有著特殊造型,可能是斜屋頂可能是圓穹頂,這樣的外觀更易引人矚目;但外在的獨特,相對的內在就有更多的畸零,必須依賴設計解決。
當代空間有限公司的于懷晴設計師,以兩種不同的手法,將頂樓的運用做了最極致的展演。
當平面樓層的大坪數已足夠滿足全家人生活的實用機能,那躍層的空間設計,就能來得更為多元,打造成安頓心靈、悠閑放松的城堡。
有40多坪的頂樓是全家人的另一個起居空間,設計師以一道文化石墻由樓下向上延伸,貫穿整體風格,并利用梯廳作為琴房,以簡約利落帶工業風的鐵件扶手階梯,帶著美妙的琴音,轉換邁入休閑區的心境。
由于全屋大量使用臺灣杉木,屋頂也采用杉木包覆原有的RC結構與水泥,更以施工難度極高的工法,設計為特殊的八角造型,素雅又有質感,刷上的環保漆不會覆蓋木材的毛細孔,又能調節空間濕度,讓家人住得更健康舒適。
居中的是起居視聽室,這里也是屋主女兒的畫室,電視后方則隔成男主人的工作區,隨興而開放。
在斜屋頂下方的大面書墻,讓全家人仿佛身處小型圖書館,可以安靜悠閑的閱讀。
躍層雖然多出利用空間,但若欠缺良好規劃,容易大而無當。于設計師修正了封閉沒有采光且墻面錯落的缺點,巧妙破解造型形成的局限,反而更凸顯出特殊屋頂的特色。
預留一間客房,斜屋頂的低矮邊緣卻在間接照明及書柜的流暢帶動下,絲毫不覺局促狹隘。由于空間密閉,而且不規則立面又多,設計師除了在客房開窗讓各處分享照明,更在各墻面大膽采用不同色系以及材質表現豐富活潑的層次,再加上造型吊燈及軌道燈提供足夠的照度并醞釀氛圍,增添更多戲劇效果。
四樓半的頂樓,有著宛如天文臺的圓屋頂以及戶外露臺,空間通風不封閉且采光極佳,因此室內只有十幾坪,男主人想把自己的辦公區規劃在最頂端,設計師延續全屋的鄉村風,以優雅的鍛鐵雕花扶手及具懸浮感的階梯,引領屋主輕松卻踏實的邁向巔峰,那個專屬個人的天地。
在家里安放一個圖書室
拿一杯咖啡坐在安靜的角落里享受圖書帶來的樂趣是不是很悠閑呢
更多設計案例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