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別墅在大家心中的價位,還屹立于七位數朝上,而現實卻說,只要19萬就能買一棟!
真的不是在逗我?就算你叫無印良品,說這話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沒錯,無印良品要賣別墅啦。
他們一直以極簡主義為理念,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改變家居設計和人們的起居生活,
而如今,已不再滿足于室內,索性將業務擴展到整個住宅領域。
早在兩年前,MUJI小屋計劃就發表于東京設計周,直到最近小屋才造好,并且接受上門看房。無印良品給小別墅取名HUT。
說是別墅,其實房子只占地不大,最小只有9平米,最大不過35平米。雖然沒有別墅的面積,但人家卻有一顆別墅的心。
小屋把極簡主義奉行到底,
除了必要品,里面沒有多余的墜飾,小而緊湊且足夠敞亮。
門庭高挑,大方大氣,房間內可供三四人玩耍,外面還有門廊,可坐可休。
床當然只有一張,因為這種小別墅,原本就定位給單人或兩人,偶爾放松心神,或體驗生活。
如果想長期生活,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
“小屋是將人們的憧憬具象化后的道具,它不會像房子或者別墅那樣鋪張,
清晨睡醒,拉開窗簾,整個落地窗面朝大海,心情應該會好一整天。”
除了簡單的基本款,
小屋還有其他三個款式,分別出自三個不同國籍的設計師。
無印良品首席設計師深澤直人,
設計的是黑色的坡頂小屋,結合了日本傳統和北歐風格,
有很大面積的落地窗。
這個房子面積25平米,整體看上去要更加寬敞,而且里面有壁爐,
有浴缸,類似于風景區的度假屋,卻簡潔不少。
英國設計師Jasper Morrison,設計的棕色的屋子,外表是軟木材料,房頂朝一面傾斜,
有效疏散雨水,面積約35平米。
小屋呼應了日本建筑的特色,設有外廊,里面也貫穿無印良品設計風格,只鋪上榻榻米,
放幾張簡單的桌椅,其余空間全留給業主,讓其自由設計。
白色鋁合金的屋子是德國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設計,占地9平米,瘦高瘦高(適合體型小的),但是別具特色。
上下兩個開口,
下面打開做外廊,上面可以遮陽,形成露臺。
里面有兩層,由一個木梯連接,上面睡覺,下面供人玩耍,門關上就是個絕對的私密空間。
除了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到舒適的標志性簡單設計,小屋的材料也是相當考究的,所有木材均來自日本的杉木。
外壁采用了日本造船業自古以來使用的“燒杉”手法來增強木的強度,以保證房子的防腐性和耐久性,
簡單來說,就是確保使用壽命。
畢竟是十幾萬,誰都不想沒幾年就打水漂。
幾個方案參照日本本土居住方式,基于城市空間的擁擠和狹小設計, 但這種狹小卻給人另一種不同的感覺,曲徑通幽處,安靜又溫暖。
2015年,在一次對小屋項目的采訪中,負責人人矢野直子說道:“日本國內現在約有 820萬套閑置二手房, 無印良品想做的就是把其中的一些二手房,改造成‘野營以上別墅未滿’的小屋”。
生活不僅僅是城市和工作,年輕人還應該去感受田園生活,去度假,去放松自己,在閑暇時間把狀態找回來。
“希望創造出不買車但想買小屋的新需求”。
?
為此,無印良品早起也參與過房屋項目,比如較出名的“縱之家”,概念與高瘦型小屋相似,不過面積大了很多,層次也高許多。
以白色及木頭原色為主調,家居擺設從里到外一應俱全,為冰冷的水泥森林中注入一抹恣意舒適的清新。
還有“木之家”,
簡潔大氣,
開放式的空間讓人感覺格外自由,
住在里面十天半個月都不想出門。
還有“朝之家”和“窗之家”,
它們的共同點,
是定位于城市中,
又高于城市。
MUJI小屋卻不一樣,
選址在一所廢棄的學校舊址,
臨近東京的千葉縣,
小鎮白濱依山傍海,不通電車,
只有大巴可直達,
曾經被稱為“陸地上的孤島”。
在選址上,
無印良品是花了心思的,
既要風景秀麗,
又要無人打擾,
既要遠離鬧市,
又要恰到好處。
從東京坐車到白濱,
往返車價5000日元,
折合人民幣315元左右,
花費剛剛好,
心情剛剛好。
MUJI小屋開售時間定在今年秋天,
目前僅日本有售,
之后還會走向世界。
帶著房子旅行的夢,
說不定就能成真。
這么好的房子,
你有沒有心動呢?
反正小編心動了。
那么問題來了:
我們真的買得起嗎?
其實無印良品是很仁義的,
不論大小,
每套房子的定價都在300萬日元,
折合人民幣18.8萬,
包括施工費和建材費,
看起來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然而,神轉折來了,
房子不包括土地費!
不包括土地費!
不包括土地費!
換種方式來說就是,
如果你要買房子,
還必須得順便買塊安放它的地皮。
地皮多貴,
用不著解釋吧!
不管怎樣,
都要感謝小屋,
讓我做了幾分鐘土豪的夢。
房子可以沒有,
生活卻握在我們的手里。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好像連廁所歐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