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牧美術館×Also Architects|漓島音樂節模塊化藝術市集
本項目是漓島音樂節的一部分,由Also Architects創作的一組模塊化藝術裝置,在海南澄邁海濱為城市游牧美術館構建了一個限時開放的藝術文化交流場域。
?
項目的設計挑戰在于如何通過巧妙的模塊化設計,充分契合游牧美術館“無界策展”的精神,同時滿足快速搭建與拆裝的需求,實現組件的靈活組合與可持續使用,在短暫的使用周期內激發深刻的文化共鳴,并為未來的多場景應用提供可能性。
01同頻共振
?
聲波是通過介質傳播振動的機械波,不同頻率組合形成復雜聲音,相同固有頻率的物體會產生共鳴現象。共鳴不僅存在于物理世界,也體現在人們情感和社會互動中,讓人感受到理解與連接。
此次Also Architects正是以“聲波”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模塊化的藝術裝置。
?
通過捕捉聲音傳播和擴散的形態軌跡,將不可見的振動頻率凝結為一片開放的空間場域。
傘狀的結構宛如音符在空間中上升與匯聚,象征著聲音的共鳴與情感的連接,邀請每一個人在此聚集,感受共振的力量,在開放的空間中激發無限的交流與互動可能。
傘狀裝置的六邊形輪廓模擬聲波擴散的同心圓結構,頂部帆布的起伏褶皺對應聲音振動的頻率變化。
?
模塊化單元通過線性陣列、環形圍合、自由散點三種基礎模式適應不同功能需求。在此次漓島音樂節中,藝術裝置根據場景應用組合為市集和論壇聚會。
02循環營造
?
游牧美術館選擇竹材作為載體,不僅因其柔韌的東方美學,更因它暗含的生態哲學承載著設計師關于一座臨時建筑全周期的生態思考。
結構設計上體現了自然材料與工業邏輯的共生:
?
中央鋼質圓環作為核心固定骨架,與熱彎工藝處理的竹制傘骨形成剛柔互補——利用竹材天然柔韌性制作出流暢弧度,同時通過模塊化節點與金屬構件精密銜接。
?
頂部繃緊固定的帆布并非簡單覆蓋,其漏斗形態通過鋼管預先施加的精準拉力形成懸浮感,刻意保留的縫隙既減輕風壓擾動,又為陽光與海風留下滲透通道。
鋼、竹、帆布三種材質形成精妙的動態平衡,最終構筑起一座既具雕塑感又能呼吸的臨時構筑物。輕質金屬連接件確保模塊化快速組裝的效率,也預留了異地重組的可能性。
?
當音樂節落幕,這些裝置將被拆解為獨立單元,帆布回收再制為文創衍生品,竹材轉化為城市家具部件。“可逆性建造”的思維,讓藝術擺脫一次性消耗的宿命,轉而成為可循環的文化載體。這種建造哲學與游牧文明“取予有度”的生態智慧相契合。
03因地制宜
?
裝置設計將游牧文化被轉化為具體的空間策略:
?
模塊通過增減數量、旋轉角度、變換陣列密度——市集區采用連續傘群形成半遮蔽廊道,演出區通過單元錯位創造聲場反射面,休憩區則以松散布局保留海風穿行的孔隙。
市集、休閑區、聚會區以及展覽區之間相互關聯又獨具特色,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生活體驗場景。不僅能夠從容應對現場隨時更改的多重變量,更適應未來不同場景下的功能各異的需求。
六邊形模塊的形態本質上是游牧文明空間美學的拓撲呈現,將“流動基因”與“包容性”編碼進幾何秩序。
?
這種最接近圓的棱角,源自蜂巢與龜甲的古老幾何,既具備緊密嵌合的理性秩序,又暗含拆解重組的自由基因——正如游牧民族隨季節遷徙時,帳篷的構件總能在新牧場快速重組為家園。
當音樂現場的喧囂褪去,這些被拆解的竹構模塊將帶著海風的記憶,在下一個城市重組為新的文化場景。模塊化不是冰冷的工業術語,而是讓藝術得以持續生長的基礎設施——它不追求永恒的存在,卻能在每一次落地時,與新的土地、新的人群產生深度對話。
?
游牧美術館的實踐,本質上是為藝術尋找更輕盈的棲居方式。這種可持續的建造哲學,或許正是公共藝術回歸生活本真的必經之路。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城市游牧美術館
策展機構: 漓島音樂節&城市游牧美術館
策展人: 張翱
裝置設計: Also Architects
項目時間: 2025.01
項目面積: 350平方米
項目地點: 中國,海口
設計團隊: 肖逸萌,葉子銘,張錦,羅雯
燈光照明設計:臥羊照明設計WOY
工程單位: 光澤竹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 竹,金屬
攝影版權: 言隅建筑空間攝影
致力于在各大城市策劃與美術館/商業品牌/商業地產等業態共同舉辦的聯合策展形式,根據不同行業業態策劃對應形式的非標模式。其中包含:空間、設計、藝術、燈光、裝置、品牌、材料等創意內容。
?
每座城市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積淀和藝術內容,秉持著藝術賦予公眾多元化享受的理念,旨在為公眾呈現多元化跨界的藝術享受。城市游牧美術館尋覓富有創新精神和生命力的藝術家;關注當代藝術的前沿動態;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和傳統工藝,通過展覽使更多藝術的力量能夠感染和改變人的美好體驗且激發城市的新活力。
Also Architects是一家跨學科設計工作室,致力于通過創新設計喚醒人們對于熟悉事物的全新感知,揭示日常生活中潛藏的無限可能性。工作室的創始團隊均擁有建筑學背景,但他們的實踐領域遠不止于此,涵蓋了建筑、空間設計、舞臺藝術、裝置藝術以及產品設計等多個領域。Also Architects的成員不僅熱愛他們所從事的設計事業,也深深熱愛著生活本身,這種雙重熱情驅動著他們在每一個項目中追求卓越。
?
Also Architects的設計哲學在于打破傳統界限,融合多元化的專業視角,以跨學科的方式重新定義空間與體驗。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