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設計一所私人住宅并沒有太多理念和文字闡釋,設計的開始往往取決于房子的特點以及業主的個人喜好。或者說完整的空間作品本身就有自己的傾向和姿態,無需贅述,重要的只是讓那些看不見的,被看到。
但,冗長的生活中,總是存在一些片段和瞬間,它們潛匿于住宅之中,易逝卻又充滿溫情,讓人忍不住去挖掘。
生活的軌跡
平面布局的南北對換特別有意義,像是一種必然的偶然。設計不再保留原結構的中空,包括原來發展商安排好的客餐廳和各個房間的位置。設計師將主廳移到南邊,就是因為這里有冬日的陽光。原有房間的隔墻亦被拆除,剩下的剪力墻延伸出壁爐,它是房子的中心。樓梯也被重新放在它好像原本就應該存在的位置。
住宅是物理的存在,是生活中給予人主體經驗的場所。通過重新考量觀看的角度、體驗的高度、生活的軌跡,空間可以不單是被動容納人的容器,還可以是主動塑造居住經驗的參與者。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你在這個住宅中可以發現空間的多重面貌。
如果說身體是認知世界的基礎,那么空間的構造就應當回應身體的感知和經驗。承載著人們生活的空間并非靜態存在,其真正價值在于被觀賞和使用時的動態體驗。在上下兩層空間中,設計平面不僅微妙地改變著空間的物理屬性,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人在空間中的經驗方式。
從室內設計者的角度而言,它引導我們從身體經驗中尋找空間的真實意義。
痕跡與烙印
樓梯被位置放在北面的窗前,它不再只是連接兩個層面的簡單結構,更是立面上的視覺焦點。設計者并不追求樓梯本身的造型有多特別。更重要的是天光透過窗簾,讓生活化的日常成為一幕幕剪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個人化的觀察視角在樓梯這個界面中獲得不同的敘事體驗。
勾聯起窗外的自然,此處也為居住者提供了另一種時間的感知方式。這些光影變化不僅是視覺上的,同時也觸動居住者的情感,讓空間本身似乎帶有生命。正如真實的生活,其變化本身就存在許多美感。換句話說:和原建筑放在角落里的樓梯一樣,窗前的樓梯除了功能本身沒有意義,但它上邊的人和事所形成的映像會是美的,是能留下生活的印記的。
設計并沒有刻意,如果有,也只是我們認為的一種虛擬的刻意或矯情。但,如果真正經歷過一些難忘的瞬間,就會明白,有些美的片段滾燙,會由目及心留下恒久的烙印。
情感的互訴
幽微的光、若即若離的體塊關系。在簡單的營造之下,暗藏著豐沛的情感。燈光設計師一直認為間接光依靠木質天花反射照度是減損嚴重的,但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出現古典建筑中燭光的氛圍。
整個空間當中,無論墻面還是天地面,中性色系的實木和石材將完全相反的肌理和質地相互嵌合、融化。設計師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些面材放在對的地方,并通過克制來給予——克制對物質的雕琢,才能讓物質更好的表達自己,同時給予居住者更多精神上的自由。
住宅,最終關照的是人對安寧和歸屬感的根本需求。淡化紛擾、歸于本真。當設計建立在對人情感狀態的珍視之上,結構與體塊之間會形成對話與互訴的關系,敞開懷抱,將所有關于人的氣息納入。
是那些偶然發生的片段最終構成了空間的氛圍。親人之間肢體觸碰的溫度、無法復現的每一個時刻都會內化成對生活真實的感覺,為居住者私屬。它們與外界繁雜低質的流變形成對抗,用那些須臾,為人構筑起無數綿長而真實的此時此刻。
△原始平面圖
△平面布置圖
項目名稱|匯景新城私人住宅
項目地點|中國 廣州 匯景新城
項目面積|400㎡
設計主創|譚立予
設計團隊|吳道穎、陳家林、趙駿豪、黃欣欣
主供應商|有末、美墅館、砼館、至薈家、亨特道格拉斯、港基匯、永豪石業、斯李克、赫光
設計時間|2023年1月
完工時間|2024年 1月
項目攝影|林燦宇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