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中各個領域正在經歷的一些結構性調整,城市活力與流動性隨之減弱。在面對不同維度的不可預知時,大家似乎都更為穩妥和保守了,躊躇在莫名的累積。于是,我們決定動身出發,進行一場“以未知回應未知”的城市遷徙。在西岸的文化藝術引力的牽動下,我們在徐匯濱江解鎖了一處向城市打開的辦公新場地。不同于相對內向和凝固的傳統辦公格局,我們將在這里融入多元業態,打造一個年輕、先鋒、敢于發聲的SLT space。
▼入口
Site Like That新的辦公空間位于上海徐匯濱江的龍騰大道,緊鄰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等多個地標性美術館。建筑外圍被璃幕墻包裹,成為西岸公共藝術走廊中置入的一片綠色晶體,室內外場景通透穿越,由松弛到嚴謹,自然形成了由城市公共空間向內在私密空間的過渡。
▼項目鳥瞰
戶外花臺將外擺區自然圍合成SLT專屬的“小廣場”,工作場景與城市生活在此過渡與滲透,如此氛圍激發了各種新的業余愛好和生活方式。
▼辦公室外景
Space Like That改造之初,我們將空間內先前遺留的冗余結構拆除整理妥當,剝離出部分裸露的結構,映現空間的原始肌理和直白本質。并基于功能布局的考量介入有序的分隔限定,希望可以營造克制清冽的空間品質。
▼空間軸測
▼施工過程
▼前場軸測
▼Workshop模式
▼分享會模式
▼會客模式
在與新空間磨合的過程中,我們對前場進行過無數次依托場地條件的命題想象,并嘗試借助AI發掘場域與情境的潛能,從而與空間形成一種可持續的互動。
穿越靈活可變的屏風墻,空間過渡至內場核心辦公區,功能布局更為清晰。L型排布的半透明盒體以適宜尺度限定出獨立的辦公空間。
▼開放辦公區
▼材料區
▼會議室
▼獨立辦公室
開放辦公區和材料區成為公共與私密的中間過渡地帶,在持續的空間養成中,日常與靈感在此匯聚。
System Like That空間內的很多道具由SLT腦洞大開的同事們根據鋁型材的特性設計并制作完成。雙軌系統由可移動屏風墻、合作品牌展示墻、pin board和雜志架構成。其他一系列道具系統包括外擺桌椅、可編輯乒乓桌及定制球拍、移動茶幾、可移動屏幕支架及模型架。▼雙軌系統軸測分析圖
▼雜志架軸測分析圖
▼乒乓球桌軸測分析圖
▼乒乓球拍軸測分析圖
▼移動茶幾軸測分析圖
▼可移動屏幕支架軸測分析圖
▼SLT為《潮流合伙人第二季》定制設計的咖啡桌椅軸測分析圖
「 」Like That“以未知回應未知”是我們應對這個非典型辦公空間的設計策略,也是我們當下的態度和信念。在這個未被定義的空間里,我們將盡可能的嘗試各種創新概念的推演和有趣的互動合作,以飛揚的創意和具體的實踐觸達確定性的邊界。
項目名稱:SLT 辦公新址
項目類型:室內設計
設計方:SLT設計咨詢
完成時間:2023
主創設計師:凌晨,姜姍姍
設計團隊:李晶鑫,曹成林,史丹丹,付俊宜,歐陽逸飛,何濤,張倩,唐朝
項目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937號1-1
建筑面積:290㎡
空間攝影:SLT設計咨詢
道具制作:SLT設計咨詢
施工:蘇州鑫穆易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業主:SLT設計咨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