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鳥棲于雪松枝頭,云杉撐開臂膀,風把移動的腳步投在屋子的地面上,這頭頂的巨幅玻璃像是一塊平靜的水面,云朵從上面流淌而過,鳥兒輕觸又飛走。光逐漸填滿空間,白晝迅猛生長。
在漫步中思考一些小事,譬如種植花草、譬如晚餐食材、譬如打掃庭院,生活就在我們筑造的空間之中,人成為隨意行走的詩行,不是事物的理念,而是事物本身打動了我。直到暮光滿溢,我們安坐并呼吸,一切被裹得朦朧迷蒙,屋子里穿上了月的薄紗。
卒姆托說,當一棟建筑打動了我時,是什么打動了我?是一切,是事物本身,人群、空氣、喧囂、聲響、顏色、材質、紋理,還有形式……還有什么?我的心緒、我的感受、還有當我坐在那里時我滿足的期待感。
光是滲入空間的新體塊
設計師第一眼即被這個樹木環繞的房子打動了,一側矗立著煙囪,傾斜的屋頂橫向拉開整個建筑。四周圍著籬笆,前方的庭院平坦而開闊,就像一個儒雅的紳士一樣站立著。這是一棟位于上海長寧區的獨棟別墅,室內與花園面積都在500㎡,上下兩層,居住著一家三口。設計師希望在空間里找到一些新的趣味點。
原戶型結構中有一個超大尺寸的斜屋頂,因為高度有限,成為了改造的重點。在咨詢技術人員之后,設計師將頂面切開了6米的天窗,兩端加固,巨幅的玻璃輕巧地覆蓋其上。
在遮陽上,考慮到減少布、拉線、軌道、電機的繁瑣,放棄了常規的遮陽簾,選擇了鋁合金卷軸,實現了功能與審美的完美呈現。
有了這個超大的天窗,光找到了一個入口,將超長的光斑楔入空間,沿著墻面到柱體,延伸到最深遠處。
卒姆托鐘愛的想法之一,是把建筑作為一個純粹的陰暗體塊來設計,之后,把光放進去,就像在鑿空黑暗一樣,仿佛光是滲入的一種新體塊。
光灑落在哪里,黯淡的物品表面如何發生變化,人在空間里因光而移動的位置,各種材質反射的光影,一切的一切都處于流動中,時間有了模樣,空間變幻形態。
因這一處巨型天窗,人仿佛介于室內與室外之間,高遠的天空就在眼前,沒有了屋頂的束縛,站在藍天下,站在夜空里,與更大的自然融為一體,“世界就在我的門外脈動”。落地玻璃窗讓眼前的視野向外延伸,高的矮的樹木遮蔽住城市的喧鬧,家作為一個庇護所,擁有了最動人的面貌。
在一個被自然環繞的空間里,我們憑直覺、靠著一種自發的情感、身體的感受力,來感知空間的氛圍,與美對話,從而認識自我。
家是情感的容器路易斯·巴拉干在獲得普利茲克獎后的感慨:“現代建筑已然放棄了美麗、靈感、平和、寧靜、私密、驚異等主要來自情感的語匯。”這些恰恰是住宅空間最寶貴的品質。
設計師一直堅持的理念是,住宅設計應該更生活、更舒適、更自然、更簡單,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以居住者為核心。將空間的裝飾性降到最低,在視覺上做斷舍離,讓人回歸到更本質純粹的生活中。讓公共空間更加開放,催生家人的情感交流,減少對視線和光線的阻礙。大面積留白,為自由的行動留出足夠的空間,讓生活更加舒適隨心。
設計師希望新家看起來擁有時間的痕跡,在材質的選擇上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材料,墻面與頂面略顯粗糙的質感,讓人更覺親切,也勾起了主人童年的記憶。
住宅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溫情藏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里。超長的開放式島臺,是熱愛食物的主人對生活的儀式感所在,復古的色調里自帶時間的痕跡,不論是日常三餐,還是假期團聚,油鹽醬醋茶都是生活本味。那些真實的體驗來自于每一次料理蔬菜、與家人圍坐而食、收拾餐具、清理臺面,一日復一日消磨在廚房里的時間,積累成對于家的愛以及孩子的記憶,以至于多年后,那最美的食物依然是家的味道。
溫暖的壁爐、窗邊的閱讀角落、鋼琴鍵上跌落的音符、柔軟的媽媽的懷抱、有趣的藝術品,都在調和人的情感與空間的情緒。
自由曲線的樓梯如波浪一般,連接上下空間。這一段柔軟而輕盈的“音符”,舒緩了筆直硬朗的線條,人在其中上下行走,流暢而優雅。
在一層公共空間里,你能感受到各個區域平等、獨立又相互聯系著,情緒、光影、情感在其中流動,從室內延伸到室外,被樹木環抱的家,花園也成了空間中緊密聯系的有機體。
家庭室和閱讀區介于私密與公共之間,書籍、手辦、電影是全家人的小趣味,不論是一個人獨處時賞玩還是聚在一起聽音樂、聊天,把平凡的日子過成想要的樣子,新鮮有趣。
晨昏暮曉,四時景象,在大腦極度發達,信息化膨脹的時代,回到對于自然最直覺的感受,回到身體和肌膚的觸感上,似乎更利于實現一種愜意慢節奏的生活狀態。
讓身心歸于淡然靜謐
黑雨滴一樣的鳥群從黃昏飛入黑夜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海子《黑夜的獻詩》
主臥整體色調以米色為主,床頭、地毯以及窗簾的紋理相呼應,打破空間單一的色調,而又保持著謙虛克制的態度。露臺茂密的枝葉和掛在樹上的果實為這一處空間增添了無限的生機。理想的午后,在臥室的角落里,聞著果實的香氣,翻閱書本或打個盹,生活大抵就是如此。
卸下疲憊,除去白日塵雜,沉浸于平靜,一個屬于自我的睡眠空間,既意味著一天的結束,又預示著新的開始。好的睡眠空間帶來的是深深的放松和安全感。設計師讓臥室空間回到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上,從而實現身體的舒適、節奏的舒緩和情緒的平和。
寧靜與平和是每個人內心里真正渴求的。次臥在實現功能需求下,摒棄裝飾性與復雜性,通過色調與材質,讓空間更具自然質感,給人一種淡然靜謐的力量。良好的室內外關系,讓空間的視野不斷延伸,為臥室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層次。
△一層平面
△二層平面
項目名稱|森林別墅
項目地點|中國 上海
項目面積|500㎡
項目類型|私人住宅
完工時間|2023.7
主創設計|陸穎昆
設計團隊|朱鈞樺、劉成宇、楊小彤
軟裝陳設|Katelyn
項目實施|杜小偉
部分品牌|YOLOKES、DADA、FLEXFROM、B&B Italia、Minotti、Agape、GESSI、HBI、云筑金屬
項目攝影|瀚墨視覺-阿刁
內容策劃|回響之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