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隱半遮 寄古韻悠情
白墻黛瓦 展綿延新象
塵世繁華流轉 暢抒自然洗盡
巧思嚴造 縱深盡在和園
不拘傳統中式構筑的表象,秉持文化回歸的初衷,用一處古意小院兒,經當代建筑與設計語言,重塑飛檐輕巧的古典建筑的意象,新繪中式簡約的新派東方風情,如此成就,惠風和暢。
01
ENTRY
入 境
-
一層入戶,路徑直通有度,原木材質包裹的簡靜氣質,給予入口空間更多穩定心神的力量,讓自然的光影在此得以重生。
剔除了繁瑣的設計元素,保留直白的裝飾語言,過廊以有棱有角的線條感,對比磨砂玻璃與啞光材質,構造一派大氣無聲。石質黑馬的藝術擺件,呼應紅色立柱,鮮明的對比間,滿滿活力給整體視覺熱烈的沖擊。
-
磨砂玻璃既是屏風、又是光源的另一種呈現,將客廳的平和寧靜分層逐步展出于面前。增加了藝術感染力,縮減了空間占比,是設計師一加一減的巧思。
于是,在質樸空間的伸展下,歲月靜美的腳步慢慢延續。
-
臘梅傲雪,迎冬只待初綻。客廳沙發后的背景墻體以浮雕、畫卷合二為一的新穎形式,描繪出一幅繁華洗盡,只待春來的幽靜。
布藝沙發、地毯以淺灰色調及材質一一呼應場域氣質,承載了對”久在繁華里,復得返自然“的尋覓與向往,更和諧體現設計、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
-
請光入室,是私宅設計尤其別墅設計的重要環節,外景與內飾的呼應,山野和內心的響應,都在這一窗白紗落地的玻璃窗前,徐徐散發著如夢遨游的神思。
南北通透的起居空間,以開朗過道將客廳與餐廳左右呼應、妥帖安放。惠風清朗而過,盡展愉悅笑顏。
-
餐廳的采光更為明媚,在自由光影之下,藝術留白的墻面投下綠植斑駁的影子。簡約拙樸的清雅氣質,匯聚一片新派中式意境。入境,舉杯暢懷,便可消融塵世煩憂而忘我。
-
02
HIDDEN
RESIDENCE
潛 邸
-
天井投下溫和的光語,下沉一層作為茶室與書房,以朗闊格局,坐擁最寬廣的縱深。為盡可能將暗堂變為明廳,天花與地板都選取了瑩白色調,增強整體光照的質感。
-
胡桃木色的禪境太師桌椅與書柜,榫卯工藝呈現出更多東方古意。白瓷茶盞交錯,淡雅茶巾相邀,靜謐之間,就著四時之色,輕談一場風雅茶事。
胡桃木吊柜與墻面呼應一體,沒有多余造型與裝飾,隨遇而安只見自然天與地。
-
留一處石壁古垣,臥一塌新派軟椅,一番古今意趣,皆在潛邸之處、俯仰之間。
-
03
CLIMBING
THE CLOUD
登 云
-
二層主臥室亦是極簡風格的另一種共鳴,米白色與低飽和色調的整體氛圍盡顯平和而寧靜的精神力量。
大面積落地窗映出天高云淡,與淡而含蓄的素雅室內氣質,構建起安寧的棲息空間。且執白練當空,登云舞,妙想清歡之姿。同是浮雕設計手法的床頭背景墻面,將柔美澎湃之力動人心魄,搭配半包裹式布藝床靠,共敘一室且暖且軟的和暢凈土。
-
衣帽間采用墨色玻璃與灰咖色衣柜整體搭建,復古與時尚兼具,做出沉淀內斂的高級表達。洗浴間內圓潤轉角的鏡面,呼應黑白相間的潔具色調,凸顯架構與取色之美。
-
古意卻不繁雜,含蓄不失品味。暢然至美,需欲揚先抑;沉思雕琢,方舉重若輕。
-
04
ANALYSIS DIAGRAM
分析圖
-
INFO
- 項目名稱 -
和園山景別墅
- 設計機構 -
牟恩室內設計
- 設計總監 -
牟 冬
- 參與設計 -
朱本寶 房帥 劉茹薈
- 項目面積 -
380㎡
- 項目地址 -
山東 濟南
- 項目攝影 -
隱像筑影
- 文案編輯 -
清歌傳媒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